“空中救护车”来了!广州首个航空医疗救援基地正式启用
本次启用的基地将采取机队常驻医院的运营模式,具备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伤员后送、专家力量紧急投送、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以及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等多重能力,为伤员救治赢得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。广州地区首个航空医疗救援基地签约暨启动仪式
3月21日,广州首个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大坦沙院区)正式启用。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,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,患者的整体存活率已有显著提升,但仍有不少本可抢救的生命,因抢救过程耗时过长而遗憾离世。他希望,航空医疗救护能从广州起步,覆盖一小时低空经济圈,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到更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。




与此同时,无人机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也在持续拓展。目前,广州已开通20条低空无人机物资运输航线,广泛用于灾难现场勘察、毒物采集、血液和检测样本运输以及消毒物资配送等多种医疗卫生场景。
“低空经济与医疗的融合,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。”钟南山期望,广州能够率先探索,以航空医疗为突破口,打通“空中通道”,构建覆盖一小时低空经济圈的紧急救援网络,提高黄金抢救期效率。